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yè)儀器網 > 行業(yè)動態(tài) >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大會報告
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大會報告
在大會開幕式、閉幕式之后進行了大會報告,報告內容就分析化學的一些宏觀問題以及一些技術方面的新成就、新進展進行了交流。大會報告如下:
President-elect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Department of Chemistry Imperial College David Phillips博士:Towards Targeted Photodynamic Therapy
光動力療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利用光動力效應進行疾病診斷和治療的一種新技術。其作用基礎是光動力效應。這是一種有氧分子參與的伴隨生物效應的光敏化反應。其過程是,特定波長的激光照射使組織吸收的光敏劑受到激發(fā),而激發(fā)態(tài)的光敏劑又把能量傳遞給周圍的氧,生成活性很強的單態(tài)氧,單態(tài)氧和相鄰的生物大分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產生細胞毒性作用,進而導致細胞受損乃至死亡。David Phillips博士報告中介紹了其課題組近年來在光動力療法研究方面所取得成果。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 包信和院士:納米約束體系的催化特性
催化作為關鍵的核心技術,長期以來在國民經濟的諸多方面,如石油煉制、合成化肥、合成纖維和汽車尾氣處理等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隨著納米技術的發(fā)展和對納米體系理論認識的不斷深入,人們發(fā)現,在不添加其他組分和不改變表面結構的條件下,通過改變體系的尺度(如納米尺度)也能有效地調控體系的價電子分布和能量,據此可以調控催化劑與反應分子間的電子傳遞,從而調變體系的催化反應性能。
包信和院士報告結合近年來在金屬納米粒子(零維)、金屬和氧化物填充的復合納米碳管(一維)和表面納米薄膜(二維)的結構、電子特性,以及對表面吸附和催化反應的影響等方面的研究的最新結果,對金屬納米粒子的“量子尺寸效應”、表面納米薄膜的“量子阱態(tài)”和界面的“限域效應”和復合納米碳管的“協同束縛效應”,以及在對催化劑性能影響等進行討論,并結合 CO 的選擇氧化反應(PROX)、合成氣制液體燃料(F-T 過程)和合成氣直接制備低碳烯烴和低碳醇等催化過程中金屬和金屬氧化物催化劑顯示的明顯的納米效應進行系統(tǒng)討論。
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 唐本忠院士:聚集誘導發(fā)光:現象、機理和應用
傳統(tǒng)觀念認為生色團的聚集將導致熒光猝滅,與之截然相反,聚集誘導發(fā)光(AIE)是指一類在溶液中不發(fā)光的分子在聚集態(tài)發(fā)光的現象。
唐本忠院士報告講述了其課題組發(fā)現AIE現象,并提出分子內旋轉受限是導致AIE 現象的機理假設的研究過程。并介紹,在基于機理理解的基礎上,發(fā)展多種涵蓋整個可見光范圍的發(fā)光效率高達100%的熒光和磷光AIE分子,以及將這些小分子轉化成具有 AIE 特性的高分子的研究過程。最后,唐本忠院士舉例介紹了AIE 小分子及聚合物的特殊功能和應用前景。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分子科學中心江雷院士:Bio-Inspired、Smart、Multiscale Interfacial Materials
仿生智能材料應是一個與自然生物一樣擁有各種功能的、“活”的材料,他們必須具備三個基本要素:sense、drive and control。
江雷研究員在世界上首次提出的“納米界面材料的二元協同效應”新思想揭示了生物體表面超疏水性的機理,指導相關仿生材料的可控制備,在超雙親/超雙疏功能材料的制備和性質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系統(tǒng)的創(chuàng)新成果。
中國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喬金樑教授:橡膠增韌塑料體系中微觀結構的調控
橡膠增韌塑料會引起塑料耐熱性能的下降,影響塑料在很多領域的應用。例如,橡膠增韌的環(huán)氧樹脂和酚醛樹脂均會使耐熱溫度下降,不能達到使用無鉛焊料的耐熱要求。
喬金樑教授及其課題組發(fā)明并工業(yè)化了一種具有特殊微觀結構的復合材料,既納米空心球包覆橡膠粒子改性塑料材料,使塑料韌性大幅度提高的同時,耐熱性也得到大幅度提高。最后,喬金樑教授報告中對期課題組的相關研究成果進行了介紹。
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化學系、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孫世剛教授:微觀結構和分子水平電催化
在表面原子排列結構層次揭示電催化劑性能與結構的內在聯系規(guī)律,從分子水平認識電催化反應機理,是在在微觀結構層次設計和研制高性能催化劑、推進電化學能源轉換(燃料電池)和新物質制備(電合成)等重大應用的基礎。
孫世剛教授及其課題組的研究涉及電化學、表面科學、納米材料等多學科交叉和原位譜學、表面和結構分析等先進的實驗方法。報告中重點綜述了課題組近年來在Pt單晶模型催化劑、Pt納米催化劑表面結構控制電化學合成,以及發(fā)展先進的電化學原位紅外反射光譜方法探明直接有機分子燃料電池的陽極過程機理等研究的最新進展。
- 【中國農業(yè)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