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yè)儀器網

農超對接點:讓農戶按照市場的需求來提供產品

來源: http://askacustomsbroker.com/  類別:行業(yè)動態(tài)  更新時間:2013-06-25  閱讀
      如何將農民增收與縣域經濟發(fā)展結合起來,帶動農戶致富?清遠英德市走的是產業(yè)幫扶農戶、實現(xiàn)訂單農業(yè)的路子。
  在一些農業(yè)集中地區(qū),英德市部分鄉(xiāng)鎮(zhèn)在對口幫扶單位的幫助下,建設了農超對接點,讓農戶按照市場的需求來提供產品。在這種模式的指引下,大批有質量保障的時新蔬菜走進了超市,甚至賣往香港。
  有了市場保障,農戶也因此大大受益,不再為種植出來的蔬菜難賣而發(fā)愁。一個農戶按照市場需求種植2畝地蔬菜,每年單這一項收入就在5萬-6萬元。
  訂單農業(yè)讓農戶“觸市”
  在英德市望埠鎮(zhèn)下塘村村口的農超對接農產品收購點,幾個村民正在用一些網袋包裝剛從地里采摘來的苦瓜。這種取名為“大頂”的苦瓜,翠綠欲滴,形狀與普通苦瓜不太相同,很有賣相。
  “一般的苦瓜收購價格在1塊多錢,而這種大頂苦瓜要賣到2.5元!庇⒌率泻媳娛卟藢I(yè)合作社負責人鄧偉須告訴記者,這個新品種是由蔬菜收購點根據外地蔬菜市場的需求,在英德當地農戶中推廣的。
  村民告訴記者,以前下塘村的農戶種植什么蔬菜都由自己拍腦袋決定,自家“吃不完”的蔬菜才拿到附近市場去賣。這樣一來,這些蔬菜往往只能低價出售,農戶規(guī);N植的意愿不大。
  對超市而言,由于農戶所生產的品種不統(tǒng)一,質量參差不齊,因此很難做到統(tǒng)一收購。因此,以往的下塘村很難見到中間收購商的身影。
  可隨著扶貧“雙到”工作后幫扶單位的進入,這種現(xiàn)狀得到了改善。2011年,對口幫扶下塘村的清遠市供銷社,與下塘村的農村經紀人共同投入7萬元,在下塘村建立了清遠市供銷佳信農產品有限公司“農超對接”下塘村蔬菜收購點。
  按照公司和農戶簽訂的相關協(xié)議,由清遠市供銷社旗下公司清遠市佳信農產品有限公司向下塘村種植戶提供種苗、農資和技術支持,采取訂單農業(yè)的形式,由公司規(guī)劃種植蔬菜的種類并負責回收,再配送至佳信公司下屬的各個連鎖平價商店。
  英德市扶貧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此“農超對接”模式的建立,大大減少蔬菜從菜地到市場的中間環(huán)節(jié),不但解決當地人民群眾農副產品銷售難的問題,還大大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鄧偉須告訴記者,除了幫扶單位的下屬企業(yè)來下塘村收購農產品,還帶動許多來自廣州、深圳、東莞等地的果蔬市場,目前共有7家比較固定的蔬菜收購商常駐下塘村,并與農戶簽訂了相關收購協(xié)議,議定收購蔬菜的最低保護價格為8角錢。
  就在記者采訪時,來自東莞石竭鎮(zhèn)潤豐國際蔬菜批發(fā)市場的收購卡車開了過來,準備運載包裝好的農產品。收購商李水養(yǎng)告訴記者,“這種新品種的大頂苦瓜,經過篩選包裝和抽檢后,當天晚上就可以運送到香港,走進香港的超市!
  鄧偉須說,果蔬收購站成立后,下塘村涌現(xiàn)出20多個蔬菜生產專業(yè)戶,還帶動一些散戶種植,共計有1000多畝,周邊一些村的農戶生產的產品也運送到這里來。“隨著生產規(guī)模擴大后,希望更多的收購商能來下塘村,這樣農戶的產品就更容易賣了。”鄧偉須說,這是下塘村蔬菜種植農戶的普遍心愿。
  政府牽頭建供港蔬菜基地
  如果說望埠鎮(zhèn)下塘村的訂單農業(yè),還是農戶與市場的“初吻”,那么,在英紅鎮(zhèn)錦田村建設的2000畝供港蔬菜基地,則是農業(yè)與市場的深度結合。
  英紅鎮(zhèn)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2011年初,在對口幫扶單位及英紅鎮(zhèn)的支持下,錦田村成立了錦田蔬菜專業(yè)合作社,并開始建設錦田供港蔬菜基地。幫扶單位、鎮(zhèn)政府先后共出資130多萬元,建設了基地辦公樓、收購中心、儲藏冷庫、肥料、農藥倉庫等設施,同時引進東莞潤豐果菜有限公司對農戶種植的蔬菜直接收購,銷往香港。
  公司對農戶種植的蔬菜設有保底價,且按蔬菜的質量分等定級全部收購,解決了農戶種菜銷售的后顧之憂;厣a的蔬菜都經過嚴格檢測,確保蔬菜無公害直供香港。
  錦田村黨支部書記李春鋒介紹,錦田村農產品產銷過程中,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
  采訪期間,恰逢錦田村農民李金超運送蔬菜到該基地。他告訴記者,他們夫妻倆共種植了2畝蔬菜,這次送過來的蔬菜大約有300斤。每天上午9點左右,他采摘的蔬菜就會第一時間送到基地,經過秤后進行登記。每天蔬菜的收購價由公司按照市場行情確定。每十天左右,農戶和基地就會進行一次結算。
  結算時,農戶賣出蔬菜得到的收入,扣除公司事前提供的種子、農資等成本,剩余的就是農戶的純收入。“一年種植3造蔬菜,純收入有五六萬元!崩罱鸪f。
  經過兩年的運營,目前錦田供港蔬菜基地共輪種蔬菜面積2000畝,帶動種植戶327戶,平均每畝每造純利潤4000至6000元,平均每戶增收約3萬元。同時,定點公司每收購1噸蔬菜,則須支付100元管理費給合作社,每年為錦田村集體增加收入4萬元。
  李春鋒告訴記者,今年5月份,當地受到罕見的洪澇災害,對基地農戶的蔬菜種植影響很大,約600畝菜地遭受損失。針對這種情況,錦田村從集體收入中拿出部分資金補貼受災農戶,減免他們前期在種子、農資等方面的投入,既保護了農戶的生產積極性,又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
  正因為有這樣一些靈活機制的運作,使錦田村整個“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得到正常運轉,不斷增加農戶的創(chuàng)收能力。
  • 中國農業(yè)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lián)系。

©2024 http://askacustomsbroker.com 版權所有: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qū)祥園路88號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yè)園I座11-13樓

聯(lián)系電話: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務專線:400-672-1817

浙ICP備09083614號

免費咨詢

  • 在線詢價: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